(一)地面層:
1.利用留設大面積的草坪,以植栽圍塑出完整的活動空間,提供社區多元優質的聚會休憩場所。
2.植栽以台灣原生種、低維護、耐蔭、抗風且具季節性變化為原則,以四季變化鮮明的台灣欒樹及光臘樹為主樹種,增添社區季節性色彩變化。
3.沿街設置綠地步道,串聯都市綠網系統,打造綠意盎然的開放空間。
4.沿街開放空間皆以通用設計為考量,無設置突起構造物,創造全齡化之友善休憩通行空間。
5.景觀鋪面採透水混凝土,以提升基地保水效益,主要步道選用花崗石板鋪面。
6.與基地南邊鄰地設置綠籬做為區隔,以維持住戶隱私及安全。
(二)四樓露台及屋頂花園:
1.留設寬敞休憩空間,利用植栽圍塑活動空間,提供居民綠意盎然且舒適的休憩場所。
2.植栽均以台灣原生種、低維護、耐蔭、抗風植物為原則。
九、技術創新
BIM技術應用於建築全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:規劃、設計、施工與營運
1.規劃階段:
BIM資料庫建設:在規劃初期,桃園市住宅發展處彙整所有設計階段的BIM設施與設備元件,建立「社會住宅BIM資料庫」,並公開於官方網站,實現資訊共享。
2.設計階段:
BIM設計與數位分身建設:在設計過程中,運用BIM技術建立完整的建築模型,包括所有設備、管路、樓層與單元等細節,並結合建築物自動化系統(BA)與維護管理系統(FM)。這些數據形成社會住宅的數位分身,為後期管理提供基礎。
3.施工階段:
施工與BIM模型實施:根據設計階段的BIM模型進行施工,確保建築與設施的實際建設與數位模型一致,並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設備與設施的精確配置。
4.營運階段:
(1)社宅申租管理系統與VR看屋系統設計:設計與開發線上申租管理系統,並整合VR看屋系統,讓民眾能夠虛擬參觀社宅,進行環景圖資管理。
(2)智慧營運數據分析平台啟用:施工完成後,啟用「社宅BIM維護管理及智慧數據分析服務平台」,運用數位分身技術進行社會住宅的日常運營管理。該平台結合建築物自動化與維護管理系統,實時監控社宅的運作狀況,確保建築物運行正常。
(3)中控智慧管理中心運作:設立「社宅中控智慧管理中心機房」,集成所有管理數據,並通過雲端平台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,提升整體運營效率。
(4)即時救援與維護管理:在社會住宅運營期間,系統實現即時救援與設備修繕服務。例如,當發生火災時,平台會即時顯示警示並通報消防單位,並協助在3分鐘內控制火災。若發生設備故障或其他緊急情況,系統會自動通報並指派相關人員處理。
(5)整體數位化管理效益:所有資料與事件都自動記錄並彙整在雲端平台,避免手動記錄的疏失,確保管理資料完整且精確。每次事件發生時,系統自動記錄並追蹤,增強管理的透明度與效率。
這樣的規劃、設計、施工與營運模式不僅提高了社會住宅的運營效率,也確保了安全性、即時性與服務質量,實現了數位分身技術在社會住宅中的全面應用。
十、可持續性
1.土地:
輕質再生綠建材及高效能混凝土,再生綠建材採用回收粒料佔總粒料20%配比設計之混凝土,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節省二氧化碳排放。
雨水儲存:本案的筏型基礎設置460.88噸的逕流雨水儲存池,可有效減少暴雨時的都市洪水尖峰負荷。
2.空氣與採光
(1)通風與採光:每戶皆具備自然通風與採光設計(詳請參閱圖六)。
(2)外牆節能:降低開窗率並採用低可見光反射率玻璃材質、降低屋頂熱傳透率之材質等方式,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3.水資源管理:
(1)基地保水:開放空間鋪面採用透水材料,面積達535.17平方米,並設置多達816平方米的綠地,提升基地保水的功能與雨水直接滲透率。
(2)省水:設有兩階段省水之衛生設施及雨水回收設施,回收的雨水經過簡單過濾並由雨水回收池收集,儲存後用於公共設施的廁所沖水及園藝澆灌。
汙水接管分流:所有生活雜排水接管至汙水專用下水道,避免影響環境。
4.生態系統:
全區及屋頂綠化:全區及屋頂設置綠化,共種植65棵大樹、灌木面積782m2、藤蔓面積186m2、草地面積1,542m2,固定二氧化碳量為1,205,991.31公斤/平方公尺。
5.節能:
透過外牆熱絕緣、使用改良的LED節能燈、節能空調及結合自然通風設計。
(1)可再生能源: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,總設容量31.2kWp。停車場設置電動車充電站,並預留電動車充電管線。
(2)耐久化設計:給排水管線採用明管,以利建築物長期維護管理使用之設備維護更換。
(3)導入循環經濟:推動租戶的冷氣家具以租代買的循環經濟模式,減少資源浪費。
1.得獎類別:合宜住宅類
Category:Affordable Housing Category
2.座落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崇法街83號
3.得獎單位: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
4.投資興建單位: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
5.規劃設計單位: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
6.營造工程單位:統一企業-大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盛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
7.管理維護單位: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
8.使用分區:住宅區
9.基地面積:6,389.36m
10.建築面積:2,952.15m
11.總樓地板面積:46,406.23m
12.層數:地上20層、地下3層
13.高度(米):69.65m
14.構造:RC鋼筋混凝土造
15.棟戶規劃:1幢、3棟
16.格局規劃:一房型211戶、二房型105戶、三房型101戶,總戶數417戶(含無障礙房型20戶)
17.車位規劃:汽車239席,機車650席
18.綠建築等級:黃金級
19.公共設施:
*公益性設施:庇護工場、濤姊妹格子鋪、身障者家庭支持中心、消費者服務中心及電商創業基底等設施
*住戶公共空間:健身房、圖書室與親子空間
新聞來源:理財周刊 第1304、1305期(https://pse.is/82rqg3)
作者簡介:莊孟翰
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、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、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仲裁人